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15:47:00
近几年,学生食堂、员工食堂等频频被曝光发生安全事故。前不久,浙江某学校食堂更因“绞肉机现活蛆”事件而登上热搜。如何更好地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怎样提高员工食堂的服务效率?
在吉祥航空员工食堂,这些问题有了新答案。这个单餐需要满足3500人用餐的员工食堂在未智能化之前,食堂的员工十分辛苦,一大早就要工作。即便如此,每到用餐高峰,窗口和收银台还总是大排长队。智能化改造后,记者看到,食堂工作人员大幅减少,机器人大厨“镇守”的全封闭厨房不仅空间上窗明几净,地面也没有水渍油污残留。据了解,相比传统食堂,AI智能食堂出餐时间可降低50%-70%,食品安全及资源管理水平也可大幅提高。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浦东康桥的吉祥航空食堂。上午十点多,原本应该热闹忙碌的食堂后厨却显得十分安静。没有传统后厨的嘈杂声,也没有烟熏火燎的油烟味,只有两位员工在安静地处理食材,厨房时不时传来机器运营的嗡嗡声。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洗净切好的食材被放入不锈钢托盘并送上固定的传送带后,智能厨房开始运行。操作员先输入菜品编号,设备会根据系统里储存的菜品信息放入调味料,这一环节可有效避免因人工添加误差造成口感上的非标化。加好调料,菜盘通过传送带进入全封闭的无人厨房,在识别菜品编号后,机器人大厨会根据不同菜品,选择蒸、炒、焖、炸等适配工具进行烹饪。烹饪完成,机器人大厨再将菜盘放入传送带送至出餐口。记者发现,整个烹饪过程无人工接触,且无明火和油烟,可避免该环节因人工操作而带来的卫生及安全隐患。
“传统厨房的安全风险,本质上源于人工操作环节的不可控性。”该食堂合作方上海熙香智能厨房技术有限公司CEO李明认为,“AI智能食堂最重要的意义,是把传统的厨房升级为一个科技厨房,从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校园的食品安全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去年底,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政府报告中,明确要求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这一报告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为校园食品安全指明了方向。李明表示,AI智能厨房非常适用于校园、企业、园区以及医院等用餐需求较大的公共机构场所。
除了安全,传统食堂还常被“高峰期出餐慢”“人工计价出错”等问题困扰。但是在吉祥航空食堂的后厨,记者看到机器人“大厨”正训练有素地凭借系统指令进行精准协作,每道菜的烹饪时间误差不超过1秒。这种标准化作业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性,还能将食堂的出餐时间降低50%-70%,后厨坪效亦能大幅提升。
前厅的结算环节也经过了智能化改造。每个收银台前配备了高精度的AI图片识别系统,当消费者将菜盘放置在收银台前的指定区域后,这个“火眼金晴”即可在1秒内完成菜式的识别,并结合系统价格库自动生成账单。无论是员工卡还是移动支付方式,“滴”一下便可完成自助结账,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1分钟。彻底告别传统人工计价时,一到用餐高峰就大排长队的“痛点”,以及人工核价导致的“计算误差”。
据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损耗浪费率高达22.7%,每年浪费的粮食可养活1.9 亿人。相比传统厨房,智能厨房具有强大的数据储存和分析能力,可通过分析历史用餐数据,预测每餐每道菜的需求量进行精准投料和补餐,将厨房损耗降低10%-20%。此外,智能厨房还设有数字化云菜谱,内设八大菜系2000多种餐品,生产产能是传统中餐的3倍。
尽管AI智能厨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普及之路仍然漫长。据了解,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不同,目前单套智能厨房设备初期投入从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这对传统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与此同时,更深远的变革依然在酝酿之中: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深化,智能厨房是否可以与农业种植、冷链物流形成数据闭环——通过分析食堂需求预测,反向指导农场精准种植,实现订单农业,减少中间环节损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否实现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让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更加完善,打造出一个“从种子到餐盘”的智慧餐饮新生态等。
从机器人大厨掌勺的“小厨房”,到重构行业生态的“大变革”,上海AI员工食堂的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不止着眼于技术的突破,更在于其为解决社会痛点、引领产业升级所发挥的深层价值。当科技发展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时,每一份由机器人烹饪出的菜肴,实际上都在成就这场“舌尖上的科技革命”。
(范永伟 芮勇峰 田巧云)
新学期开学在即,记者从合水县教科局获悉,作为合水县重点民生工程的三里店小学整体搬迁项目即将全面完工,崭新校园静待首批师生入驻。这座总投资1.04亿元的现代化校园,将以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学子们开启成长新旅程。走进三里店小学新校区,收尾冲刺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工人师傅们正细致安装书
2025-08-22 17:09: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许伊雯 通讯员 孔晓睿当电动汽车穿梭于城市街巷,当便携电子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电池安全已成为关乎产业发展与公众生活的核心议题。传统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关键组件隔膜极易收缩,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引发短路,甚至引发爆炸等严重后果。提升电池隔膜的高温稳定性,成为破解电池安全难题的关键。今年
2025-08-15 08:22:00奔流新闻讯(记者张艾萍)近日,兰州中山桥南广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清洁工”——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这一创新举措在提升清扫效率的同时,也为黄河风情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科技风景线。作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中山桥南广场一直是游客和市民聚集的热门区域。以往,广场的清洁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清扫,劳动强度大,尤其在极端天
2025-08-14 15:28:00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发、首秀的智能体令人眼花缭乱。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推动经济形态智能化跃升,更在技术和制度的共进中孕育出新发展模式,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了澎湃动能。多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布局初
2025-08-11 07:15:0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在8月8日,峄城区召开的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新闻发布会上,峄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为切实解决全区网约配送群体面临的“用餐难、休息场地不足”等实际问题,峄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城区驻地建设了两类“友好场景”,分别是10家“暖新
2025-08-10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