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0:42:00
今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结婚领证不再需要双方户口本,凭借身份证就能实现“全国通办”。这一重要改革直击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异地登记需求。除了满足年轻人的登记需求,不少城市、景区还把“甜蜜地标”进一步升级,将目光投向游客,盯上了“婚登+文旅”的新赛道。
成都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17时30分,当天全市已办理结婚登记5082对,其中不乏外地年轻人在成都领证。对各大城市而言,新人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婚登”已成为现实。
“旅游婚登”,如何成为城市文旅新风口?在成都锦城学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蓉欧智库专家成员邓静看来,成都可立足成都“幸福之都”的城市基因,用松弛感、包容性打动年轻人,让婚姻登记成为感受城市温度的窗口,进一步加强城市品牌形象。而想要形成“旅游婚登”的产业风口,成都仍需破解场景打造、产业链整合和长效运营三大难题,“结合‘票根经济’,成都更适合在现有服务上做增量创新。”邓静说。
成都发布资料图
婚姻登记处借“音乐节”破圈
“婚姻登记+文旅”催生新消费场景
随着“520”的到来,成都市青羊区非遗博览园婚姻登记处迎来登记高峰。5月17日-18日,恰逢草莓音乐节在该地举办,单日吸引2.3万年轻歌迷。登记处精准捕捉此次传播机遇,通过路线引导、氛围营造吸引年轻人打卡,这种创意服务模式不仅催生“跨省领证”的案例,更形成“领证+打卡”的传播热潮。浪漫的音乐氛围,加上结婚登记带来的仪式感,一经报道,“love和live我们全都要”的话题火遍社交媒体。
青羊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草莓音乐节带来了庞大的年轻人流,很多人从社交平台得知了登记处,专门来打卡,“我们的线上预约早在‘五一’前就满额了,最近这几天线下排队人数也暴涨数倍,工作人员已做好加班办理的准备。”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与文旅场景结合,正催生新的消费趋势。针对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带来的变化,青羊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认为,该政策既便利群众,也带动多行业联动发展。“现在年轻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仪且有仪式感的场景。”他提到,登记处正在计划进一步升级文化氛围,期待与园区探索联动模式:一方面通过温馨的仪式,如宣誓颁证、婚书发放活动等强化登记体验感;另一方面规划“幸福大巴”接驳线路,串联地铁站、登记处及周边婚庆、餐饮、旅拍等商业体,吸引更多省内外新人。
在成都郊区,领证这件事也充满了浪漫。今年“520”,大邑县民政局将婚姻登记点“搬”到了海拔3250米的西岭雪山顶上,征集10对新人解锁成都“最高”的婚姻登记处。早在去年冬天,大邑县民政局就将婚姻登记点设在西岭雪山海拔3250米的日月坪,成为 “天花板” 级登记点。这是四川首个雪山婚姻登记点,以圣洁雪山为背景,让浪漫具象化。
据悉,为提升婚姻登记仪式感,成都早在2021年便开始创新打造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并将其与公园、绿道、文化地标等有机融合,这一创新模式推动了文旅消费与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
坐落于桂溪生态公园东区的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门口就是成都绕城绿道,室内外设置了诸多中式、西式婚礼场景打卡点,室外还建造了由60多种语言的“我爱你”组成的双心“爱墙”雕塑。
位于合江亭旁的婚姻登记处,依托锦江区“1314爱情专线”,成为了成都热门的婚姻登记处。爱情斑马线是许多新人必走的路线,也是许多新人打卡最多的路线之一。
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告诉记者,成都民政目前正持续在婚姻服务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今年内,成都将在已建成19个公园式便民婚姻登记处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婚姻登记场所环境氛围打造,分别在成都东部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新启用4个公园式便民婚姻登记处,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建成的目标。
从概念转化为实际消费力
“旅游婚登”需破解服务“碎片化”等难题
拥有平乐古镇、夹关古镇等文旅资源的邛崃,今年“520”有9对新人们在凤求凰婚姻登记处身穿精美汉服,乘坐“幸福巴士”甜蜜启航山水古镇——夹关。
“‘520’期间,我们在夹关古镇策划水上婚礼,但这类活动不会长期驻点。”邛崃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本地常住人口有限,外地专程来登记的比例极低,目前更多通过节庆活动短期引流。例如去年依托世园会分会场开展特色登记,今年则选择江南水乡风格的夹关古镇,未来可能会联动天台山等景区,开发徒步交友、特色颁证等场景。
记者了解到,与成都主城区婚姻登记处的年轻化趋势不同,邛崃景区目前的客群以“老年打卡团”为主。“穿旗袍拍照的中老年人比情侣多。”邛崃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静态的古镇景观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需开发更动态的体验项目。当地已有婚庆公司尝试复制“水上婚礼”旅拍模式,但能否形成稳定消费链,仍需观察。
今年“520”,在彭州海窝子古镇,“瞿上连理坊”沉浸式婚俗体验馆成为新晋打卡点。据彭州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虽无登记功能,但通过设计特色婚书、集章活动等,吸引了不少新人前来拍照打卡。据悉,当地已串联白鹿音乐小镇、陆港片区等婚姻服务点位,形成“登记+打卡”闭环体验。
“520”期间,蜿蜒1500米,被打造“甜蜜街区”的海窝子瞿上老街正式开街,从“三书六礼”的文化解码,到甜蜜街区的消费创新……新人们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感受互动消费体验,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消费新业态的深度融合,让历史街区展现新活力。
相对于“旅游婚登”,彭州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更倾向于将这一类消费场景称为“甜蜜经济”。该工作人员介绍,彭州采用的是“活动驱动”模式,借“520”等节点举办沉浸式婚等活动,但考虑到客流量问题,常态化运营仍依赖属地政府推动。
对于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催化的“旅游婚登”这一“甜蜜经济”的新支点,邓静认为,婚姻登记不再依赖户口本,使得婚姻登记超越了地理限制,与旅游的“走出去”特性相契合,为“旅游婚登”提供了更大空间。
而成都城市性格和品牌形象对“旅游婚登”具有天然吸引力。对于全国通办登记带来的文旅风口,这位专家认为,“旅游婚登”在成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考虑到现实情况,成都更适合在现有的服务上做增量创新,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整合好酒店、餐饮、景区等资源,完善好跨部门协作机制。
建议:立足“幸福之都”的城市基因
成都可以在现有服务上做增量创新
成都如何抓住“旅游婚登”新风口?打造“差异化”和“在现有服务上做增量创新”成为邓静口中破题的关键。
在邓静看来,成都“赛演经济”发展势头强势,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年轻人前来,主城区可结合“票根经济”联动演唱会、景区门票等权益进行流量变现,例如参考杭州千岛湖模式,将登记服务与景区门票等权益绑定,而对于成都周边的古镇和区(市)县,则可以挖掘自身特色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场景营造方面,成都可以选择与爱情强关联的文旅场景打造具有浪漫氛围的婚姻登记点,开发无人机示爱等新玩法,此外,还可以注重打造“婚姻登记枢纽”,比如将婚姻登记处打造成类似古代驿站的“幸福枢纽”,整合酒店、餐饮、景区等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服务升级方面,成都可以借鉴外地,设计有记忆点的仪式体验。产业培育方面,邓静建议重点扶持旅拍等轻资产业态,通过酒店等抓手联动消费,“我推荐要利用好‘票根经济’,提升新人们来成都旅游登记的整体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服务措施,邓静特别提到,成都还可以在顶层设计上发力,进一步利用“旅游婚登”加强城市的品牌形象。例如由市级层面统筹,绘制“成都婚旅地图”,明确各区域特色定位;成都相关部门和社区可以开展婚恋文化沙龙、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提升对婚姻的向往。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不仅给成都发展‘甜蜜经济’带来想象空间,通过宣传成都的‘幸福生活’‘浪漫文化’,将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品牌形象。”邓静认为,在发展“旅游婚登”方面,成都可以立足于“幸福之都”的城市基因,用松弛感、包容性来打动年轻人,让“旅游婚登”成为感受城市温度的新窗口。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图据市民政局
编辑 成序
今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结婚领证不再需要双方户口本,凭借身份证就能实现“全国通办”。这一重要改革直击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异地登记需求。除了满足年轻人的登记需求,不少城市、景区还把“甜蜜地标”进一步升级,将目光投向游客,盯上了“婚登+文旅”的新赛道。成都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05-21 00:42:00“供”,精准对接“需”都知道网购商品有“先试后买”“七天无理由退货”,你知道入住养老院也有先体验后选择的七天免费“试住”吗?四月初,86岁的刘奶奶走进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开启了7天的试住,“如果住好了,我就不走了。”这是山东省提振养老消费的创新举措:4月份,全省养老行业推出“百家养老机构试住周”
2025-05-12 14:11:00客流最为集中的大三巴牌坊。澳门特区新闻局供图人民网澳门5月3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五一”小长假客流畅旺,各个景点游客络绎不绝。来自澳门特区治安警察局的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首两日 (5月1日、2日) 澳门出入境共约156.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比上升31.9%,平均每日出入境约78.4万人次。据
2025-05-04 12:04:00【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据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游周刊》(Travel Weekly)报道,日前,美国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杰夫·弗里曼(Geoff Freeman)严厉警告称:尚未完全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美国入境旅游业,正朝错误方向发展。 报道称,当地时间4月29日,弗里曼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
2025-05-02 00:56:005月将至一批新规即将施行涉及住宅标准、婚姻登记、售后服务等方面哪些与你我有关?一起了解↓↓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好房子”有了“硬杠杠”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月起正式施行。· 即将实施的新标准,除了明确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提升为“不低于3.00米”外,还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
2025-04-30 1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