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22:00
潮新闻客户端 徐子涵
我曾拜读过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近来,我也在捧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细细比较两位鲁奖女作家的殊途同归,心中思绪万千,故写下《千帆阅尽待归来》的姊妹篇——《天地清明在此心》。
依我看来,李娟的文风细碎坚忍,是文学日常生活化的典范,毫不矫揉造作,而且清新接地气,也较为契合这个时代的焦虑脉搏,有缓解生命阵痛的功效。
至于迟子建,她的语言更像一位人生导师,治愈系的文字总于不经意间令人热泪盈眶。丰盈的想象力犹如诗意在飞翔。而那颗对世界永葆纯真的文心,慢慢疗愈着人们的心殇。
先来聊聊当红作家李娟。她的纪实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曾改编影视剧,火遍大江南北。细读原著,不难发现,她的文风明净纯粹、不乏趣味,笔法细腻地记录自己在当地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少年时期有关自由、友谊、爱情的珍贵记忆和感悟。
《我的阿勒泰》围绕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图的乡居家庭生活,展现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充满朴野清新气息。生动再现了与哈萨克族邻居们的互动,以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善良、纯朴和坚韧。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定信念。
这里 “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通过李娟的眼睛和情感,我仿佛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遥远阿勒泰角落里一些寂静而固执的美好。那些原本黯淡乏味的苦日子,在作者李娟的笔下,却活色生香地闪耀着,有种迷醉人心的光。
无论是《河边空旷的土地上》和洗马少年的调皮相处,还是《巴哈提家的小儿子》一文中,与这个捣蛋男孩之间的“恩怨”,以及《乡村舞会》上邂逅漂亮青年麦西拉……跟随她的视线,我津津有味读着,有时还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从她骨髓里流淌出来的乐观开朗,仿佛与生俱来幽默童趣,使一个个故事显得如此自然而然,无需藻饰,就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其中令我感到非常开怀的,是她笔下那位喀吾图胖专家医生:“亏他蒲扇似的一双大手,捏着那么小的一枚钥匙,开那么小的锁!由于总是瞄不准锁孔,喘息越来越急促……我真想冲上去,一把抢过钥匙,三下五除二替他打开算了。”
当然,还有最好玩搞笑的,是以下这一段,当我没读完全句,就已笑得前仰后合、不可收拾了——他又接着在抽屉里摸,摸出一个老花镜。端端正正戴上,然后用圆圆粗粗的手指捏着那些串联在一起的冲剂包,一个一个,慢而认真的数。当数到十五或二十包的时候,不小心数岔了,只好从头再来。那个坐在对面的父亲也帮他一起喃喃念着:“……八、九、十、十一……”——看着两个大男人如此耐心而郑重对付这么一个两位数以内的数字,实在有趣……
我想,诙谐其实是“娟式文字”的不可忽略的魅力之一吧……既然讨论了李娟,那么我心中的“治愈系天花板”迟子建,便也紧随不舍地压轴登场了。
我眼中的迟子建,是位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女子,她的文字,令我重拾面对生活的信心。尤其是当我精读了《听海的心》这篇美文佳作,更是感慨万端。
文章提到,作者在海边偶遇一对特殊的看海人——盲人老妪与她儿子。尽管老妪双目失明,但她仍通过听觉体会大海的呼吸与心跳,感受着大海对沧桑岁月的淘洗……
由此可见,作者的心灵,非常纯净,以致于笔端秋水禅缘似的文字,不染俗杂。或许,她坎坷多舛的人生充满缺憾,但内心的世界,一定如万花筒般丰盈斑斓。
身为一个被命运反复磋磨的老妇人,先后失去敬爱的父亲与挚爱的丈夫,竟还能永葆对世界的好奇与天真。既没有像祥林嫂那样,悲剧收场,也没有因经历困厄而锱铢必较、心胸狭隘。
相反,迟子建还将孑然简素的生活过得行云流水。纵被人生寒流几番蹂躏,依旧对世界温柔以待。她用滚热的心潮汇注笔尖,形成永恒的深情力量,甚至以文字,为素未谋面的读者带去灵魂之慰藉。只因她懂得: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同时更明白——补丁是衣裳的花瓣,每个花瓣都有故事……
人生在世,有人轰轰烈烈,就有人默默无闻。无有是非、不论成败,无非是谋一碗热饭滚汤,一张暖炕栖身。有人酒酣耳热纸醉金迷,同样就有人粗茶淡饭偏居一隅。一生奔忙终归虚无,不过是为求得此身安妥。
小时候,我总有个疑惑,为什么由金庸老先生塑造的许多武功盖世的大侠,最终都携手心爱归隐山林,退出江湖不理是非,而不是问鼎天下武林争霸。如今,我似乎看到了答案,也开始渐渐明白,小桥流水、烟火人家,已然世间至味清欢。
“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22日,读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内阅读、学习。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很多读者选择与书相伴,在国家图书馆内读书、学习。(殷刚 摄)
2025-04-23 17:16:00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冰雪大庙会里面都有什么神奇又有趣的活动?让我们跟随荷兰小伙史泰夫,一起去感受一下大庙会里面各种欢乐的冰上活动吧!阿泰的新疆冰雪大庙会之旅是“热雪新疆e起来”网络主题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阿勒泰地委网信办协办,得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
2025-04-21 19:27:00采访:彭珊珊 摄像:樊晔亲 傅海峰 视频编辑:徐储立(02:07)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对话·上海地铁读书人”系列视频,随机访问10位上海地铁阅读者,从他们的故事里管窥都市人的阅读习惯与文化生态。孙先生是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专长为知识产权法和
2025-04-19 14:27:004月1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好消息——新一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再添宝贵财富。其中包括我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我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
2025-04-18 09:22:00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已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会议,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嘉宾,都聊了什么?根据这场峰会的会议记录,我们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部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取出了与会嘉宾最关心的一些关键词。这些词背后,蕴含着哪些数字时代的发展“密码”?一起看看!AI大模型整理的名词关键词中,“人工智
2025-04-18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