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全程仅需一次用药的国产版流感药陆续进入市场,有望击穿“200元一粒”价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29:00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青峰医药集团下属子公司科睿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上市,获批适应症为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治疗,为应对流感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玛舒拉沙韦片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RNA聚合酶PA亚基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酸性蛋白(PA)亚基,快速阻断病毒mRNA的合成,从而迅速抑制病毒复制,实现“全疗程一次用药”的治疗效果,患者仅需单次口服即可在22小时内迅速清除病毒。

此次获批是基于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所有临床数据100%来自中国人群。

玛舒拉沙韦研究者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玛舒拉沙韦是中国国产原研药,中国已经过了依靠进口原研药的时代了。期待造福更多流感患者。”

他此前还表示:“国产原研抗病毒药上市,可以用来应对进口药玛巴洛沙韦可能存在的供药不充足的风险。相对玛巴洛沙韦,可能会有一些价格优势,这个优势主要由于减少了进口药的附加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存在的耐药问题,玛舒拉沙韦片的耐药优势明显。临床研究中,其在甲型流感H1N1和H3N2亚型病毒的耐药突变率仅为0.7%和0.9%,治疗甲流突变位点仅1个,且突变率

玛舒拉沙韦片的获批上市也打破了此前国内唯一一款上市的新一代RNA聚合酶PA亚基抑制剂玛巴洛沙韦的主导地位。这款药物为进口产品,因“全程仅需服用一次”的特点被称为“流感神药”。虽然疗效出众,但玛巴洛沙韦一粒200多元的价格也“吓退”不少患者。

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获批上市的玛舒拉沙韦是玛巴洛沙韦类似药物,可视为创新仿制药,也就是作用机制与玛巴洛沙韦相同,但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是拥有自主产权的新药。

尽管玛舒拉沙韦片价格尚未挂网,但业内人士预计相比200多元一粒的玛巴洛沙韦的价格将会便宜不少。据介绍,该药物的生产企业青峰医药拥有年产片剂超45亿片的生产能力,将有效缓解国内抗流感药物供应压力。

除了玛舒拉沙韦之外,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领衔的团队也在研发一种玛巴洛沙韦类似机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ZX-7101A。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针对甲、乙型流感及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体外抗病毒活性与玛巴洛沙韦相当。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这款药物也有望于本月上市。

相关文章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任洪岩履新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

    据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馆官网消息,8月22日,新任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任洪岩抵特多履新。特多外交和加共体事务部官员、中国驻特多使馆主要外交官到机场迎接。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馆官网 图任洪岩大使表示,中特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建交50多年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

    2025-08-23 17:52:00
  • 河南“三头象”跑进大阪世博会

    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三家从河南走出的公司,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这一国际化平台上,出其不意地成为众人频频提及的“明星”企业乃至沟通交流的文化新纽带。“河南省的企业现在备受关注,比如仅在省内经营业务却十分知名的‘胖东来’,还有中国的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其创始人王宁先生也是河南人。”

    2025-08-23 11:48:00
  • WTT中国大满贯首批参赛名单公布 林诗栋、孙颖莎将领衔出战

    日前,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公布了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首批参赛名单,名单包括报名截止时男单、女单排名前五位的球员,现男单、女单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林诗栋、孙颖莎将领衔出战。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将于9月25日至10月5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区举行。报名截止时,男单排名前五位的球

    2025-08-21 17:13:00
  • 这个“网红专业”有多香?探秘全国首个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

    编者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咖啡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无论是清晨唤醒身心的第一杯,还是工作间隙提神醒脑的必备饮品,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你是否想过,喝咖啡也能成为一门专业学问?随着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之对应的专业教育也应运而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充满魅力的咖啡科学与

    2025-08-20 11:04:00
  • 刀尖上的医者仁心|王圣应:以精技与厚德照亮生命渡口

    大皖新闻讯早上7点刚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名医堂"611诊室门口,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拖着行李箱远道而来的身影,他们只为了等一位专家——王圣应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疑难杂症患者诊病,同时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下午近两点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已成常态。为了让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在一

    2025-08-19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