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1:33:00
“像你这样大的肚子,是我们主要的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委员对记者说,“我们三年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体重减下来,控制住慢性病。”
这番大实话可谓“戳心戳肺”,让不少网友也绷不住了,纷纷表示“我也是针对目标”。
张文宏说的行动计划,指的是国家卫健委牵头十多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计划为期3年。
减肥嘛,白天谈、夜里馋,何至于惊动“国家喊话”?其实,减肥还真非小事。一方面涉及人数众多,另一方面超重肥胖危害健康,不仅阻碍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还会加剧社会经济和医疗负担,乃至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那么,把体重管理提到国家高度,究竟能解决人们的哪些痛点?
首先,减肥教程试了一个又一个,可身上的肉该长还长的,是不是你?
“轻断食”“碳循环”“8+16”等减肥方法风靡网络,“极速掉秤”“10天瘦7斤”的吸睛标题像是噱头。要知道,不科学的减肥方式不但容易反弹,还可能损伤身体,得不偿失。
别急,国家懂你。这不,手把手教你科学减重的权威教程来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附录中的减肥餐示例食谱不仅标明了总能量,还充分照顾到大江南北不同地区居民的胃。东北篇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篇则换成了“臊子面”“油泼面”。网友积极开麦表示“我可太需要了”“从明天起坚决执行”。
需注意,“管住嘴”比“迈开腿”更要紧。张文宏说了:“跑几公里都抵不上你那一口又甜又油、高糖的东西。”俗话说的减肥三分靠练、七分靠吃,正是这个道理。
这不,方法有了,道理都懂,可就是难坚持。Flag立了一年又一年,用火锅、烧烤安慰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的,是不是你?
要问体重管理有啥秘诀?无他,惟自律尔。这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刘璠代表给出的答案。全国两会期间,尽管每天日程满满当当,刘璠依然见缝插针地运动,每天早起,空腹锻炼半个多小时,打卡俯卧撑、举哑铃、快走等项目。
现在,国家出手,媒体发声,医生强调,又萌又专业的减重主题表情包进入微信群聊,奥运冠军成为体重管理的社会宣传员。就这么天天讲,反复说,耳提面命,就不信您的减重大业不可持续。
已经做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但减肥效果仍不明显?心存不甘、满头问号无处问药的,是不是你?
别担心,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陆续设立的减肥门诊照单全收,为您的体重控制和慢病管理保驾护航,尤其能为BMI超过30甚至35的严重肥胖患者提供专业建议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体重管理,不能仅靠个人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除了设立门诊,《“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还提出广泛建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动政府、行业、单位和个人落实好四方责任,持续做好知识宣传,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肉眼可见,社会多方主体正在加强协同,将体重管理、慢病防控融入日常生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国家已经出手为大家量身定制减重计划,那就请和身边人互相督促,免去“今晚吃爽再减肥”这道附加手续,赶快行动起来吧!
链接
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导原则
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根据不同人群的运动强度和身体活动量,合理安排膳食,做到吃动平衡。
2.未病先防,控制超重肥胖:在体重尚未达到肥胖程度时,通过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预防超重和肥胖。
3.已病防变,严控体重反弹: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综合运用膳食、运动、行为疗法等措施,预防体重反弹。
4.减重方案具有高度个性化,需要辨体施膳、因地制宜、因人择食,即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结合当地食物资源和饮食习惯,选择适宜的食品,确保营养均衡。
减重的营养策略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优先选择未精制加工的全谷物,如全麦、糙米、燕麦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丰富主食结构:将全谷物与杂豆类、薯类食物搭配食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餐后血糖。
2.多吃蔬果、奶类及大豆类食物
保证蔬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500克,其中深色叶菜类应占一半以上;水果的摄入量在200—350克。
摄入足够奶类:每日摄入相当于300-500克液态奶的奶类及奶制品,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增加大豆类食物:每日适量摄入大豆类食物,如豆腐、豆浆等,补充植物蛋白和异黄酮等营养素的同时,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优选脂肪低的肉类: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食物和去皮的禽肉类食物,同时减少红肉中的肥肉及加工类肉制品的摄入。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减少盐油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30克,使用定量盐勺和油壶辅助控制更佳。
控制动物油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和糕点,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控糖限酒: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尽量不要饮酒,如有饮酒习惯,也应避免过量。
5.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夜宵,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充足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1700毫升,以白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
6.合理选择零食
选择健康零食:如新鲜水果、坚果、酸奶等,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注意零食量: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整体的营养摄入。
关键数据
超重和肥胖人群在减重时应设定合理的短期减重目标,如每周减重0.5—1千克。只要长期坚持,就能稳定减重。
控制总能量摄入:成年肥胖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的供能标准为20—25千卡,且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最低不能少于1200千卡。
增加体力活动: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活动方式,健康的超重人群可以考虑每周累计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加入力量训练。但过度肥胖人群或有慢性病的人群,则应全面评价身体情况,再行制定运动方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魏帼整理撰写)(陈静文)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指出——国家对稀土开采(含稀土矿产品等)和对通过开采、进口以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各类稀土矿产品(含独居石精矿)的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稀土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
2025-08-22 19:12:00在刚刚结束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各大减重药企巨头展开了激烈角逐。这场交锋,正是近年来减重赛道热度飙升的集中体现。虽然行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期,然而缺乏多条GLP-1药物管线的企业,已几乎难以在创新药企的竞争中立足。除此以外,身处这一红海的竞争者,还达成了一个共识:减重药发展已进入瓶颈期。以司
2025-07-15 16:58:00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三伏天到底有多重要,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三伏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见于《史记》。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发现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三伏”阶段,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
2025-07-11 18:10:00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于2025年7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
2025-07-03 14:28:006月25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天津出席第16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并发表开幕致辞。他呼吁打造更具韧性与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体系,主张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新规则作为全球合作基础,并提出以“灵活多边主义”应对经济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他就任新加坡总理以来首次亮相中国主办的重要多边平台。“灵活多
2025-06-28 1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