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深观察丨欧洲安全之困:造汽车不如造坦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9:34:00    

“随着防务业务销售额增长50%,我们正在从欧洲系统供应商成长为全球冠军企业!”

德国最大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莱茵金属)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日前在该公司年报公布后发出如上豪言。

这家军工巨头的年报显示,其2024年的销售收入近98亿欧元,同比增长36%。而作为主要增长源,该公司防务业务去年的销售额达到76亿欧元,同比飙升了50%。

用帕佩格的话说,莱茵金属去年之所以获得“从未经历过的”增长,得益于欧洲对乌克兰的持续军事援助。而随着欧洲开始大规模军备建设,该公司预计未来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收益”。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截图

军工巨头市值超过老牌车企

受美国新一届政府威胁“放弃保护”欧洲、欧盟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等因素影响,欧洲军工股近期纷纷暴涨。

作为最大受益者之一,莱茵金属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翻番,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相比更是剧增了12倍。今年销售额有望进一步增长25%至30%。

德国豪克-奥夫豪泽银行预计,莱茵金属将持续受益于预期的国防开支增加,“未来将出现爆炸式增长”。

△路透社报道截图

军工企业的热火朝天,与利润持续下降甚至陷入亏损的欧洲众多传统行业形成强烈反差,在持续低迷的欧洲经济中显得格外扎眼。

从本月13日起,莱茵金属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同属德国的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

△路透社报道截图

作为曾经的德国工业标杆和骄傲,德国汽车业近年来面临严重衰退。

去年,大众汽车的净利润仅为124亿欧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30%以上。

△法国24小时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随着汽车业务在多重挑战下陷入困境,大众目前不得不考虑借助防务生产支撑其日渐下滑的销售业绩,包括在其汽车制造厂生产坦克等军事装备,或者干脆卖掉其闲置的工厂。

日前在被问到大众汽车是否愿意生产军事装备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表示,考虑到当前的地缘政治现实,他认为德国和欧洲推动增加防务开支是大势所趋,也是“正确的决定”。

所以他的看法是,“如果未来有(生产)军用车辆的选择,我们将不得不加以考虑”。

△美国《防务邮报》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有消息说,莱茵金属可能接管大众工厂造坦克。

莱茵金属首席执行官帕佩格近日表示,在汽车制造商纷纷削减业务之际,他的公司看到了扩大产能的机会。而大众位于德国北部奥斯纳布吕克的工厂非常适合转为军工生产。

据报道,这家工厂历来用于组装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大众、保时捷和斯柯达等车型,但随着需求下降和德国汽车业重组,该厂前途未卜。大众汽车此前曾表示正在研究该厂的其他处置方案,包括出售。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欧洲的希望并不在武器上”

根据欧盟委员会近日提出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草案,欧盟国家将大规模扩充国防工业,重点扶持本土武器装备生产。

欧洲议会日前通过的一项决议称,美国对乌克兰和欧洲政策的急剧转变加剧了欧盟的安全挑战和担忧。决议强调,欧洲防务的准备行动必须“接近战时的水平”。

△德新社报道截图

这一连串“政策利好”让欧洲军火商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西方舆论也纷纷宣称,欧洲防务正迎来与美国脱钩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欧洲的防务自主真的就那么容易实现吗?

欧洲顶级智库之一——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称,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可能严重破坏外部需求之际,由债务支撑的国防开支增加应该能够提振欧洲经济。

但报告同时指出,事情没那么简单。先不提欧洲军队所缺乏的统一指挥、协同能力以及美国那样的战略航空和太空资产,仅以波罗的海地区的防御为例,要建立可靠的“欧洲威慑”,就需要至少1400辆坦克、2000辆步兵战车和700门火炮。这比目前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这四个欧洲最大国家的陆军战斗力总和还要多。

△布鲁盖尔研究所官网截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进一步指出,与美国国防工业不同,欧洲国防工业是按国家划分的。欧洲所有大国都倾向于发展自己的军用飞机、坦克和军舰,这意味着各国在设计和制造新军备方面不如欧盟作为一个单一实体运作时那么快。

不只是整合欧洲军工生产难度很大,一些经济学家还对欧洲国防开支增加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规模表示怀疑。

英国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分析师克劳斯·维斯特森就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提醒, “这种军费挥霍不太可能成为市场人士所期待的财政灵丹妙药”,何况建立完备的欧洲国防工业需要时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有西班牙媒体则发表评论文章强调,欧洲还有希望,“但绝不在武器上”。

文章称,欧洲领导人和主流媒体坚持认为,作为获得安全和自主的唯一途径,欧洲必须大幅增加军事投入,并且声称这需要通过削减国家福利来实现。“但是他们完全错了”。

文章认为,欧盟应当寻求的安全和自主不应是军事上的,而应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如果只押注于重新武装,欧洲恰恰会在经济和政治上失守。

△西班牙《起义报》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闫明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责任编辑:杨楠

相关文章

  • ALB一季度净销售11亿美元 不及预期

    【ALB一季度净销售11亿美元 不及预期】财联社5月1日电,美国雅宝(ALB)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0.18美元,分析师预期亏损0.57美元;一季度净销售1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1.7亿美元;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67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04亿美元;维持全年净销售预期在49亿-52亿美元不

    2025-05-01 04:21:00
  • 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

    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求是》杂志评论员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实现了“开门红”。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在当前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对等关税”背景下,也有些人心生疑虑:中国经济能

    2025-04-30 09:50:00
  • 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道指六连涨,原油大跌3%;亚马逊将展示关税价格,白宫怒斥;神十九飞船计划于今日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丨每经早参

    每经编辑:胡玲,王晓波1 隔夜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75%,标普500指数涨0.58%,纳指涨0.55%,其中,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录得日线六连涨;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2%,奈飞涨逾1%,苹果、微软、英伟达、Meta小幅上涨;谷歌、亚马逊小幅下跌。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

    2025-04-30 06:03:00
  • 【世界说】美国著名记者剖析关税政策:怀旧思维下的错误抉择,凸显对未来信心缺失

    美国著名记者、时事评论家和作家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近日在其节目中表示,2025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时,从多数经济指标来看,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主要经济体。他认为彼时的美国经济实现增长,失业率和通胀已降至可控水平。然而,现任政府大幅提高关税的举措,如同一场风暴,将原本的经济秩

    2025-04-29 17:29:00
  • 人民日报钟声:美国滥施关税贻害世界经济

    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挑起经贸摩擦,对世界经济的损害正不断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美国的关税政策是一个重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和202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预测的3.3%分别下调

    2025-04-29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