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59:00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孩子正在长身体,胖点多可爱。”不少成年人对自己的体重要求苛刻,却不知道儿童的肥胖也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很多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是从低龄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后。在方塔中医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医生陶冶多次遇到此类问题。为此,围绕科学识别和管理儿童肥胖,她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
对于年龄大于等于2岁的儿童,体质指数(BMI)是诊断体重的重要工具,不同年龄、性别都有对应的超重和肥胖BMI临界值可供参考。腰围身高比(WHtR)是判定向心性肥胖的关键指标,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适合广泛筛查。陶冶说:“网络上流行的体脂率,学名体成分测量,是测量人体内脂肪组织占体重的百分比,是比较直观判断肥胖的指标,但对于儿童,目前缺乏统一标准。”
除了“孩子胖点没关系,长大自然瘦”,关于儿童的肥胖还有一些常见误区,比如“运动量越大越好”“完全不吃主食”等,这些误区都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减重手术。“后3种方式都需要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参与。”陶冶说,“家长可以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干预方式。”
在饮食方面,建议控制食物的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不建议通过节食减重,更不建议在3个月以内快速减重,避免出现减重后复胖的反跳循环,禁忌使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食品和饮品。当孩子在两餐间感到饥饿时,应优先选择能量密度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如低脂奶制品、新鲜蔬果等,而糖果糕点、饮料以及含大量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应尽量限制。
适当的身体活动也很重要,按类型通常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抗阻训练。“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2018)”建议身体健康的6至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抗阻活动。对于超重和肥胖儿童,建议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每周3至5次有氧运动和2至3次抗阻运动,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很多家长会忽视睡眠在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陶冶说。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如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前避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等。
儿童肥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科学管理获得一个合理的体重,健康的体重不是终点,而是孩子全面发展的起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打造“小荷满满”儿童友好品牌,不断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从“概念”发展为“实景”。2025年,荷韵社区围绕“安全、包容、促成长”理念,打造南北区差异化儿童成长空间,构建“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社区新生态,从空间营造、参与机制、细节守护三大维度推进
2025-04-28 20:22:00茶水间的闲谈总能无意间撕开生活的裂缝。那天,同事一句 “她脸小了一圈,但人好像挺虚的”,像一句预言,揭开了办公室 35 岁女同事的健康危机。这个常年在朋友圈打卡 “轻断食计划”,一周七天有五天节制、两天清空的姑娘,最终倒在了减肥路上 ——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她连站都站不稳,被紧急送进了医院。这场看似
2025-04-27 13:59:00前不久,“国家喊你减肥”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留言要响应国家号召,将减重提上日程。体重问题受到如此关注,彰显了全民健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肥胖与40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目前我国已有过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同时,肥胖也在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警:若超
2025-04-27 06:19:00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开展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的宣传活动。其中,针对低龄儿童普遍易感的轮状病毒,儿科专家及保健科医生进行了权威解读。轮状病毒感染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每一个3至5岁的儿童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对于这个没
2025-04-26 13:35:00近日,一则医生接诊疑似被虐待儿童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一名自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生的网友发视频,表示接诊时遇到一名三岁男童,全身多处受伤,检查发现有颅骨骨折、颅内血肿,以及多处撕裂伤。陪男童就诊的奶奶最后承认是其父所伤。医生怀疑孩子遭到长时间虐待。杭州警方对此表示,男童系到杭州就
2025-04-25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