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6:35:00
5月8日,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传来消息,近期,科研团队在赣江峡江江段开展土著鱼类资源调查期间,在峡江水利枢纽下游1公里处监测到一尾鳤鱼,体长37.5cm、体重为276g。这是时隔20年,又在赣江水域发现其身影。
鳤鱼(图片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
鳤鱼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开敞水域。赣江曾是鳤鱼的重要洄游通道,因江湖阻隔及栖息地生境退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其野生资源稀少,被称为“长江最神秘的生物”。鳤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鱼类物种。
值得一提的是,鯮、鳤、鳡这三种鱼,作为长江里的掠食性鱼类,身材修长优美,有“长江三剑客”之名,是长江流域的明星鱼种。
鳤鱼重现赣江,意味着什么?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张燕萍说:“鳤鱼属于洄游性鱼类,说明它的洄游通道打通,也彰显赣江水域对鳤鱼资源保护措施成效明显。”
2022年9月,江南都市报曾报道世界濒危物种、多年不见踪迹的刀鱼重现,在江西多地产卵。此次鳤鱼重现,又让水产科研人员感到振奋。他们特别提到,在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基础上,我省于去年1月1日起对连通鄱阳湖“五河”干流水域实行常年禁捕。“鳤鱼的发现,对后续研究赣江水域生态系统以及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出赣江峡江段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逐步改善,印证了十年禁渔取得初步成效。”张燕萍表示。
来源:江南都市报
记者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获悉,8月21日7时许,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参建的成都至重庆中线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首座牵引变电所顺利封顶,标志着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四电”工程正式进入攻坚阶段,为后续启动联调联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
2025-08-22 11:33:00游泳戏水、游山玩水,是暑期之乐,但同时,暑期溺水事故高发,令人痛心。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1年,全球大约有30万人死于溺水,其中,5—14岁儿童占19%。《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2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4岁和5—14岁儿童溺水粗死亡率分别为3.69/10万和3.0
2025-07-22 18:22:00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罗山县丽水街道积极开展防溺水常态化巡查活动,对救生设施进行补充维护,同时主动劝阻水域周边人员,筑牢安全防线。入夏后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丽水街道迅速行动,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河流、池塘、水库等水域全面排查。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水利设
2025-07-21 11:05:00夏季悄然来临,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许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外出游玩,享受亲水时光。然而,在这份欢乐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溺水。溺水不是小概率事件,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的悲剧。溺水是1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有约1.2万名儿童因各类水域意外丧生。从自然河流、湖泊、水库到开放性水塘、沟
2025-07-13 11:00:00商城县丰集镇聚焦辖区水域分布特点,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守护群众安全的“底线工程”,通过筑牢思想防线、织密隐患网络、完善应急体系三重举措,全方位构建安全屏障,为镇村平安建设筑牢根基。普及知识入脑入心,筑牢思想防线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宣传体系,让防溺水知识融入日常。各村通过广播循环播报警示内容,
2025-07-09 1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