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破除壁垒、整治乱象、靠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37条”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8:00    

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科学动态调整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举措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提出37条重点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受访专家表示,当前,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和推动公平竞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此外,规范涉企收费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

《清单》提到,在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方面,要推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完善经营者集中监管规则体系,从增强透明度、健全分类分级审查制度、提高便利度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更精准地识别竞争合规风险,激发民营经营主体投资并购活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和推动公平竞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过去我国在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推行“摸石头过河、先富带后富、路径依赖”的发展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带来了规制不规范、规则不一致等问题。“这本质上是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来冲破旧体制机制束缚推动增量改革的发展路径,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执行的是不同的政策。”

张燕生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决策层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破除壁垒,对不同类型经济主体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保障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尤为重要。

《清单》提到,要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和公平竞争审查抽查,稳妥实施重点垄断案件查办,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

4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信息,自4月至12月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包括限制企业自主迁移、阻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妨碍企业公平参与异地经营、设置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隐性门槛四大类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推动修订废除一批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关心关切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突出问题,支持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中成长壮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制定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清单》提到,在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方面,要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加强涉企收费政策措施合规审查,制定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加强违规收费抽查检查。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奎表示,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是企业的迫切期望和要求。首先,规范涉企收费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其次,规范涉企收费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所有收费项目都纳入清单并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刘英奎表示,这一措施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避免了乱收费现象,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此外,规范涉企收费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对涉企收费的监管,清理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的不合理收费,民营企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将更多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刘英奎说。

《清单》还提出,要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加快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科学动态调整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

为解决社会关注的“小案重罚”和“类案不同罚”问题,今年2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在充分考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当事人主观过错和获利情况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其中,“首违不罚”清单包含8种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轻微免罚”清单包含4种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

实际上,近年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推行“柔性执法”。比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2020年在市级层面率先出台了市场监管部门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2023年出台了第二版。自2020年第一版清单实施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理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案件1.3万余件,免罚总额达7亿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市场发展和执法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清单内容,扩大适用范围,不断完善市场监管部门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

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

《清单》提到,在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方面,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广告合规助企、“信用+服务”、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行动,以及全国“质量月”、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活动,认真落实各项精准帮扶政策。组织“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礼展,深化企业注册计量师自愿注册服务、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标准,参加各类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促进人员能力不断提升,推动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导向。

在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方面准备怎么做?有没有具体的案例?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深化民营企业信用提升为例,各地通过优化信用修复流程、推行柔性执法,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

比如,陕西省建立信用修复“四日办结”机制,2024年为11.72万户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息。安徽省设立1224个“信用修复驿站”,帮助10.2万户企业修复信用。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年报信用积分提供信用融资服务,2024年为专业市场提供信用贷款21.31亿元,为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4.9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推动实现‘统一入口、异地修复’,一键获取违法失信信息,一键申请市场监管部门信用修复。”上述负责人介绍,将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在深化信用修复创新试点城市探索容缺信用修复,对信用风险低的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经营主体开展“容缺受理”和合规指导,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

相关文章

  • 开拓欧美市场,声佗医疗骨传导听力设备授权出海

    近年来,国产创新药授权出海,已成为常态,但国产医疗器械的授权出海,相对比较少见。4月28日,声佗医疗宣布,近日,公司与MED-EL旗下BHM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研发的两款创新骨传导听力产品的商业化许可(除中国以外市场),授权给BHM公司,由BHM公司及其母公司MED-EL通过其现有覆盖超过130个

    2025-04-28 20:51:00
  • 作业帮荣获CIC灼识“中国学习平板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确认

    近日,作业帮获得由知名权威咨询机构CIC灼识授予的“中国学习平板销量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中国学习平板行业: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大模型的探索已从技术研发阶段进阶至应用及行业布局阶段。而教育行业具备数据丰富、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付费意愿强烈、社会价值高等特点,对于大模型落地具

    2025-04-28 00:03:00
  • 拼经济 抓发展|来自重庆!国内首款汽车自研铝板通过认证

    4月26日,记者从总部在渝的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铝高端制造”)获悉,该企业自主研发的“6B05合金”汽车用铝板,日前获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国自主牌号证书”。这是国内首款实现量产和装车应用的车身铝合金,目前已在中铝高端下属的西南铝实现批量生产和供货。中铝高端制

    2025-04-27 19:24:00
  • 韩国拓展对华贸易:关税战下求突围

    韩国央行本周末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萎缩0.1%,不及市场预期的持平,而前一季度为增长1.2%。环比来看,韩国经济第一季度萎缩0.2%,不及市场预期的增长0.1%,前一季度则增长0.1%。4月前三周,韩国对外出口额同比下滑5.2%,其中对美国出口直接滑坡

    2025-04-27 12:46:00
  • 改革故事|打破技术垄断!国产棉机实现“天鹅”蜕变

    5月将近,国内棉机产品迎来了生产旺季。4月25日,在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的生产车间里,智能机械臂焊接、激光切割等工序正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2025年4月25日,天鹅股份济南总部生产车间车间门口,一台体格庞大、颜色鲜艳的农机设备格外亮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不只是个头高大

    2025-04-26 1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