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名医堂丨颜华东:科学解码“沉默的杀手”,让你远离“肝”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20:35:00    

颜华东

树兰(济南)医院肝病暨感染科主任

专家名片

顶级学者团队成员,中国标准化肝病全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肝病感染病临床科研工作22年。主持“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干细胞治疗肝肺等脏器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省市课题10项,发表各类论文90多篇。

擅长领域

尤其擅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精准评估与逆转、肝衰竭人工肝治疗、乙肝临床治愈,脂肪肝个体化治疗,疑难肝病诊治等。

疑难肝病的“探路者”

不久前,一位患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反复肝性脑病发作,同时还面临着肿瘤复发的折磨,最终辗转来到树兰(济南)医院。

“这名患者是位老年女性,刚来就诊的时候,已经看过多家医院,常规治疗效果并不好,出现乏力、纳差明显,以及睡眠差等症状。更棘手的是,患者乳腺癌术后出现肺转移、肝转移。因体质较弱,多家医院评估后都认为无法继续耐受抗肿瘤治疗。”颜华东说,当时患者和家属都心急如焚。

经过团队多次MDT会诊讨论,最终确定先保肝、再抗肿瘤治疗的方案。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年龄较大,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颜华东给出了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来保肝、护肝、纠正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案。

随着400ml从健康人群提取的菌液被注入患者肠道,经过1个月左右的菌群定值期,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不仅饮食改善,体重增加了5公斤,睡眠也明显改善,肝性脑病也没有再发作。经评估,患者完全可以进行抗肿瘤治疗,且副反应较以往明显减轻。

颜华东解释说,人是铁,饭是钢,只有正常消化食物才能保持健康。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尤其是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后肠道水肿,肠道内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菌便会逃走,导致菌群移位,甚至肠道荒漠化。

肠菌移植,就是将健康人的粪便通过特殊提取工艺,把功能菌群提取成菌液,再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树兰(济南)医院开展的这一新兴技术,通过增加菌群将肠道内的毒素中和,避免毒素“跑”到脑子里,已经在治疗肝病,特别是肝性脑病方面体现出一定优势,是目前肝病治疗的新方向。

“除了肠道菌群移植,我们还拥有多个行业领先的肝病诊疗技术。”颜华东介绍说,对于危重症和中晚期的病人,李氏人工肝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提供多种治疗模式,提高救治成功率。对于肝移植患者,人工肝也可以起到桥梁作用,为肝移植争取宝贵的时间。另外,干细胞技术能够通过干细胞移植,促进肝细胞再生,最终实现肝硬化逆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目前基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学构建的模型已经用于肝病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未来,人工智能将在肝移植、肝癌、肝硬化等肝病的早诊早治和指导治疗方面有更多新的应用,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我国肝病患者超4亿,肝癌新发病例占全球近半数。可能我们身边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正受到肝病困扰。那么,肝病该怎么预防,又如何及早发现?颜华东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常见肝病的早筛早治和科学管理变成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01接种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

“我国乙肝的感染率虽然从最高时的10%降到目前约5%,但仍有至少7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且每年有近100万新发病例。”颜华东说,当前我国肝病患者总数已超4亿,这个数字相当触目惊心。他接诊的肝病患者中,大部分是乙肝病人。有研究表明,未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5年肝癌发生率可达15%;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5年肝癌发生率可降低至10%左右;而达到临床治愈的慢性乙肝患者5年肝癌发生率仅为1%左右。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市接种乙肝疫苗,农村很多地方到2000年才普遍接种,目前仍没有实现全人群、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的整体接种。

而即便是接种过疫苗,抗体滴度也会逐渐下降,“有效期”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七八年,因人而异。其所在团队曾系统地对15岁以下青少年进行过针对性研究。这些孩子都是全流程接种乙肝疫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乙肝表面抗体转阴比例还是较高的。

所以,建议大概5~7年做一次乙肝表面抗体检查,如果抗体很低,则建议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医务工作者、家庭有乙肝患者、需经常输注血液制品等人群,更要及时补种。

02糖尿病和肝病竟是一对“难兄难弟”

除乙肝外,我国新发肝癌占全球45.3%,酒精性肝病超过5000万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突破2.03亿,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除了病毒感染、饮酒、肥胖、药物副作用外,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熟知的因素。

颜华东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和肝病彼此影响、互为因果。他形容肝和糖的关系就像鸡和蛋一样,如果肝脏不好,糖的代谢功能就会下降;如果餐后血糖持续升高,就给肝脏释放了不断“工作”的信号,增加肝脏负担,最终导致肝病。临床显示,糖尿病人中,15%会引发肝病,而肝病中发生糖尿病的比例高达30%,这是一个互相恶化的过程。

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肝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敌友不分”,错误地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腹胀、皮肤瘙痒等。

03体检单上的“肝功正常”不代表肝脏健康

因为平时喝酒比较多,每年体检,周先生都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肝功指标,但没想到的是,明明指标每次都正常,最终却查出肝硬化晚期。

颜华东解释说,很多人觉得,只要肝功能检查正常,就证明自己肝脏很健康。这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常规体检一般只需做肝功和B超检查,但这对诊断慢性肝病的敏感度非常低,大概只有30%能被及时发现。事实上,肝病患者中大部分人的肝功能都正常。因为肝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器官,即便被肿瘤侵蚀过半,只要1/3的肝细胞在正常运转,肝功能可能都不会显示异常,甚至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肝是沉默的器官,不会说话,很多病人发现得病的时候就是晚期了,肝病的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颜华东介绍说,日常接诊的过程中,医院配置了一个高风险调查问卷,涉及喝酒频率、体重是否超标、乙肝和肝癌家族史,以及是否在服用抗结核、降血脂、降血糖和活血、止痛、放化疗药物等。在初步筛查的基础上,引进FibroScan无创肝脏检测设备,将肝脏硬度的概念引入肝病诊断领域,就像做B超一样简单,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可信度达到80%到90%,准确率大幅提高。

04不是所有的肝病都需要吃药

所谓“是药三分毒”,保肝药物首先是药物,任何药物都需要在肝内进行分解、转化。如果是健康人群,完全没有必要吃保肝药来预防肝脏损伤。

以肥胖人群为例,如果患有脂肪肝,医生会首先建议其管住嘴、迈开腿,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实现管理体重。如果可以降低5%的体重,后续无需使用任何药物。如果是饮酒引起的,患者通过戒酒,可能指标就会恢复正常。

临床中,颜华东就遇到不少病人,他们只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治”好了肝病。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肝病是必须通过专业治疗的,其中有些只需简单药物就能够缓解或治愈,病情严重的则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记者:董莉 编辑:陈彤彤 校对:李莉

相关文章

  • 名医堂丨颜华东:科学解码“沉默的杀手”,让你远离“肝”扰

    颜华东树兰(济南)医院肝病暨感染科主任专家名片顶级学者团队成员,中国标准化肝病全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肝病感染病临床科研工作22年。主持“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干细胞治疗肝肺等脏器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省市课题10项,发表各类论文90多篇。擅

    2025-09-10 20:35:00
  • 00后女演员拍戏时突发,紧急送医后确诊癌症!崩溃痛悔:大家别像我这样……

    今年24岁的小雯(化名),长得清秀漂亮,从小就对表演充满热情,大学时利用课余时间拍广告、客串MV。毕业后,她顺利签约一家影视公司,成为一名短剧演员。短剧拍摄节奏紧凑,为了赶进度,剧组经常连轴转,白天拍外景,晚上赶内景。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小雯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咖啡提神“续命”。小雯总以为年轻就是资

    2025-08-29 02:38:00
  • 刀尖上的医者仁心|王圣应:以精技与厚德照亮生命渡口

    大皖新闻讯早上7点刚过,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名医堂"611诊室门口,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拖着行李箱远道而来的身影,他们只为了等一位专家——王圣应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疑难杂症患者诊病,同时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下午近两点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已成常态。为了让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在一

    2025-08-19 11:10:00
  • 南宁青秀区通报: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截图。8月14日青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情况通报:截至2025年8月13日18时,我城区在主动排查外省协查病例中,于青秀区建政街道及其周边陆续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均为轻症,目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置。为控制基孔肯雅热传播,我城区已在相关区域开展蚊媒专项消杀工作,

    2025-08-14 10:49:00
  • 这三家医院的患者请注意 门诊预交金清退这样办理

    我市直属三家公立医院已经开展门诊预交金清退工作,8月9日,市卫生健康委将各医院门诊预交金清退办理公告通知如下: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办理方式: 1.本人办理 所需材料:绿色就诊卡(需密码)+预交金单据。 特殊情况处理:若遗忘密码或丢失预交金单,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办理。 2.委托代办 所

    2025-08-10 1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