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过了70岁,能去扫墓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55:00    

清明节快到了,身边不少老人都在手机里刷到了同样的消息:“过了70岁,不要去扫墓”。一怕路途奔波,伤身体;二怕触景生情,伤心。道理没错,但是每天坚持暴走一万步的上海老爷叔,听了可能会不开心。他正打算带上老伴生前最爱吃的豆沙青团,去墓园陪她聊聊天,却被这类“禁忌指南”搅出了大大的问号:过了70岁,还能不能去扫墓?

上海的墓园,大都不在偏远崎岖的地方,提前备好轻便折叠凳,规划好自驾路线,清明祭扫可以变成全家踏青休闲游。至于情感波动,也许会在墓前伤心落泪,但这本来就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真正应该警惕的,不是家庭集体追思的温情,而是老人独对遗照的冷清。

同样“广为流传”的消息,还有“小孩不要去扫墓”,有3岁、6岁、12岁等各种版本。怕他们不懂事,喧哗嬉笑,对先人不敬。却忘了,其实这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踩过青苔石碑时问“太奶奶长什么样”,远比机械地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更鲜活。

图片来源:东方IC

与其担心孩子打闹失礼,不如赋予清明之旅更多意义——带他用柳枝编个环,摘几朵沾着晨露的野花,陪他画一棵“家族树”,再讲讲太爷爷年轻时爬过的山、走过的路……很多墓园禁止明火,春风不再卷起纸灰,对先人的思念和缅怀,可以随着父母的故事飘到孩子心里。

清明,像一扇透光的窗,有人看见禁忌的阴影,有人看见家庭的温馨。很欣赏一位上海阿婆,她每年清明去永康路买一束白玉兰,放到老伴墓前。她说:“老头子从前经常给我别在旗袍上,现在换我给他别。”轻轻巧巧几枝花,比千言万语更浪漫。

当老人弯着腰轻声呼唤老伴的小名,当孩子蹲下身认真擦拭碑上的泥痕,那一刻的仪式感,会超越禁忌,成为生生不息的亲情注脚。


作者:曹刚

编辑:施雨

编审:潘高峰

相关文章

  • 以“上海精神”共绘文明互鉴新图景——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成果丰硕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即将在中国举办之际,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峰会以“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邀请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主流

    2025-07-27 06:54:00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6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7月24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6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分借款主体看,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同期高8.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

    2025-07-24 18:22:00
  • 收到这种“银行卡”,立即剪碎!!

    看到下面这张卡您能分辨出真假吗?诈骗分子为了骗钱又有了新套路!而且这一次骗术的迷惑性真的非常强!警惕!假冒“精准扶贫银行卡”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近期大兴区某银行向警方报送了一起假冒银行卡诈骗的案件线索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以假银行卡设局需特别警惕有必要把骗子的手法告诉家里老人!案件回顾近日一名70岁老人持

    2025-07-24 09:28:00
  • 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醒:老年人“硬核”锻炼悠着点

      老人双手抓住单杠,像个大风车,360度旋转身体。小区、公园的健身器材处,常能见到“身怀绝技”的老人。炫酷的动作,甚至令年轻人自愧不如。不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醒,这样“硬核”的运动方式存在一定风险,老年人应该悠着点。  难度不小  文瀛公园偏西门的健身区,单杠、双杠等器材一应俱全,每天有不少老年人

    2025-07-24 07:00:00
  • “若不是你们的及时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美林郡小区北门出现了令人暖心的一幕。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不慎摔倒,正在附近开展巡查工作的社区网格员及时察觉并施以援手,以细致周到的关怀确保了老人的安全,赢得了老人及其家属的衷心感谢。7月21日上午,任家庄街西社区网格员赵贝妮、李娟在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位老奶奶踉跄倒地。情况紧迫,网格员快步上前

    2025-07-22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