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相信中国 相信明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0:02:00    

原标题:相信中国 相信明天

这个春天,“相信中国”成热词。

“对我们来说,机遇存在于中国所有城市”“中国科技创新生态为促进全球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关村论坛三场高层次论坛2025年年会次第启幕,“看好中国”成为普遍共识。

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宣布将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上海浦东再迎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外资研发中心……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到中国去”成为众多外商的坚定选择。

世界经济风云激荡之际,“相信中国”缘何成了不约而同的信念?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

信念,源于信心。中国作为“确定性的绿洲”,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注入动力、注入正能量。

(一)

相信中国,因为中国坚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总能用新事物令世界感到惊喜”,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的话,代表了很多国际观察家对中国认识的转变。

进入2025年,中国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天在即,中国航天持续标注中国的新高度;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时速450公里,蓄力刷新中国的新速度;DeepSeek“刷屏”全球,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中国创新发展厚积薄发、后劲十足。今年前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7%、64%、91.5%,“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跑出了加速度。

与过去外商更看重中国要素成本和劳动力优势不同,今天,越来越多外企把创新作为投资中国的最大机遇。“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制造中心,更是全球创新引擎。”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认为。

中国发展从来不是依靠改变游戏规则的“巧取豪夺”,而是通过积极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将有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高盛研报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将为中国GDP增速带来0.2—0.3个百分点的提振。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繁荣世界。当下的中国,是向“新”而行的中国。

(二)

相信中国,因为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甚嚣尘上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投出越来越多的信任票。

“美国在忙‘筑墙’,中国在忙开放”,外媒报道说,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与美国奉行的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在个别国家奉行保护主义、搞零和博弈威胁国际经济秩序的当下,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与跨国公司维护产供链稳定的需求同频共振,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

1月1日,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双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税目数超过95%。近年来,中国逐步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去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

从五千多年的历史深处走来,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文明传承,奠定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内在特质。截至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大家都愿意跟中国交朋友,就是看中了中国和合共生的理念。发展理念的相通,带来更多合作领域的互通: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雪山之间,中吉乌铁路的隧道工程车昼夜轰鸣;以秘鲁钱凯港为纽带,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开通连接中国的新航线……

计利当计天下利,这是中国的襟怀,也是中国的行动。

从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电信、生物技术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到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活动;从“免签朋友圈”扩容,到成为网络热词的“China Travel(中国游)”……开放的中国,让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已经证明,国际合作才是正确选择,经济脱钩只会削弱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国际合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申胡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成就我,我成就你。

今天,老挝天然橡胶、坦桑尼亚蜂蜜、马达加斯加羊肉等一大批优质产品正加速对接中国市场需求,为中国提供更多优质原材料和多样化商品,也推动了相关国家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始终抱持的开放追求。

这个春天,从海南博鳌的椰风海韵到北京钓鱼台的宾客云集,中国以开放为笔,在全球化浪潮中书写新篇章,用行动诠释了“越开放越安全,越融合越繁荣”的深层逻辑。

(三)

相信中国,因为中国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经典台词,让人共鸣,给人力量。

中国经济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全球经济遭遇逆风,但中国经济仍表现出非凡的韧性”,对去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外媒给出中肯的评价。

5%左右,曾是让人揪心的增长目标。

去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一度面临市场预期和信心不稳、主要指标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

在关键时出手,去年9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时作出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推出,成为“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不仅稳住了经济增长,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这是一份‘超出预期的惊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经济的表现,并上调今年增长预期。

来之不易的5%,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与去年的怀疑相比,今年中国5%左右的增长目标,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外部认可。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今年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将累积更多积极因素,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来袭时,就要像海燕一样搏风击浪振翅飞翔——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

新时代以来,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斗洪峰,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危中寻机、难中求进,中国经济就是这样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时一事上有波动,但长远看则是东风浩荡。

岁寒知松柏。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中国经济坚韧不拔的品格弥足珍贵。

每天8万多辆汽车下线,340万台智能手机出厂,超过4.7亿件快递在寄送……这是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也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坚实基础。

风雨之中,雄厚的经济基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给了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正如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宾所言:“非常关键的是,中国具备未来增长所需的一切条件。”

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韧不拔的中国经济必将在风雨后更加茁壮。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正确道路,要继续往前推进。”

相信中国,相信明天。(金社平)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美方多渠道主动接触中方希望谈关税

    消息人士处消息,近一段时间,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其经贸团队也频频放风,称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国际经贸谈判专家分析,美国越是频繁释放消息,就越显现出其急于推动谈判的心理。从谈判的角度来讲,目前,美国一定是更着急的那一方。当前,特朗

    2025-05-01 17:20:00
  • “咖啡+文创”,将碰撞出怎样的创意火花

    4月30日,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启幕之际,“普洱咖啡 香遇上海”普洱咖啡城市推介活动暨普洱咖啡文创大赛、包装设计大赛同步开启。此次普洱咖啡文创大赛、包装设计大赛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华文创·城市动漫与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邀请全球设计师、创意者,为咖啡产业“破圈”贡献创意,为推动普洱咖啡、中

    2025-05-01 15:29:00
  • 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

    中国经济必将在逆风中向新向好《求是》杂志评论员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实现了“开门红”。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在当前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对等关税”背景下,也有些人心生疑虑:中国经济能

    2025-04-30 09:50:00
  • 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道指六连涨,原油大跌3%;亚马逊将展示关税价格,白宫怒斥;神十九飞船计划于今日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丨每经早参

    每经编辑:胡玲,王晓波1 隔夜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75%,标普500指数涨0.58%,纳指涨0.55%,其中,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录得日线六连涨;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2%,奈飞涨逾1%,苹果、微软、英伟达、Meta小幅上涨;谷歌、亚马逊小幅下跌。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

    2025-04-30 06:03:00
  • 专访APEC秘书处前执行主任:亚太地区要建立更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抗单边主义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中国和东盟正在重点探讨如何建设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去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研究融合不同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对东盟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让东盟国家去思考在推动东盟内部一体化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够不够。”4月27日,APEC秘书处前执行

    2025-04-30 0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