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4:26:00
台州男子张先生(化名)
从15米高处坠落
全身多发性伤,危在旦夕
幸运的是,经全力抢救
目前,张先生生命体征稳定
后续将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
张先生今年38岁,是椒江人。3月初,他在家附近的工厂高空作业时,不慎从15米高处坠落,当场意识不清。好心人发现后,立即呼叫120将他送到了台州市立医院。
入院时,张先生处于休克状态,全身多处出血,生命岌岌可危。“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了严重创伤急救流程,与之相关的科室医生早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在急诊严阵以待。”该院急救中心主治医师赵长海说,紧急接诊后,医生发现患者有多处损伤——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创伤性纵隔血肿、心包积液、创伤性气胸、肺挫伤、创伤性胸腔积液等,骨盆、耻骨、髋臼、肱骨大结节、股骨等近乎全身各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折,情况危急,需要马上抢救。
赵长海告诉记者,对于这类严重创伤病人,早期快速评估及稳定生命体征是一大难点。除此以外,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的发作,也是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的一道危险难关。
“发生创伤性胸主夹层动脉瘤后,通常只有10%~15%的伤者可以在抵达医院时存活,但即使平安抵达医院,病死率也相当高,24小时内为55%。”赵长海说。
随后,医生团队紧急开展手术治疗,为张先生修复胸主动脉的创伤部分,加入支架重建正常结构。
这场手术,是张先生经历的第一个难关,也是最凶险的一道关。在25天的治疗过程中,他先后经过7次手术的考验,全身上下进行了“大修复”。
好在闯过重重关卡后,张先生的病情也慢慢有所好转。“刚入院时,他全身无法动弹,通过治疗,目前上肢已经恢复活动,也能自主进食,正常交流沟通。”赵长海说,这一点一滴的进步,让医护人员和张先生家人备受鼓舞。
不过,度过危险期的他
还面临着进一步手术和康复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前路漫漫
但在张先生看来
身体康复、回归正常生活不是梦
希望就在远方
赵长海告诉记者,像张先生这样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目前医院每个月会接诊20多例,与其类似凶险的情况,每个月也有两三例。
为什么张先生从15米高处坠落还能生还?赵长海分析,除了抢救及时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张先生在下坠时冲力较小。加上当时,地面上有个彩钢瓦棚子作为缓冲,减弱了下坠的力度,坠落时臀部和大腿先触地,这才减小了更多致命性的伤害。
“对于此类事故,我们一定要做好预警,高空作业时应当遵守相关规范,佩戴安全帽,绑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赵长海说,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相关事故,千万不要随意移动伤者,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送至就近的创伤中心进行救治。
作者:王怡
来源: 台州晚报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遭举报婚内出轨多人,引发广泛关注。该院规培住院医师、协和医学院4+4博士董某莹也成为焦点。原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肖某妻子的举报信中提到,肖某婚外情对象之一,董某莹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但借助“特权”继续留在了胸外科规培,引发了其他医生不满。据调查,董某莹目
2025-05-01 08:39:004月26日,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中医院)建设项目(易地新建)建设方了解到,截至目前,该项目土建部分已完成93%,精装修部分完成35%。其中,门诊精装修整体完成40%。医疗专项、物流、电梯等多个专项工程均同步有序推进。 航拍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中医院)建设项目(易地新建)。“
2025-04-26 15:43:00为进一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4月17日,2025年广东省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与创新推广学习班在澄海区人民医院(汕头市华侨医院)开幕。现场约400人参与了开班仪式及培训。此次学习班邀请了多位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教授到场授课,与学员面对面交流。课程
2025-04-17 19:15:00通讯员 黄杰 周甜4月16日,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举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开题暨入站仪式。河南省人社厅博士后与留学生工作处三级调研员杨天聪、程洪涛,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建中,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贾守峰出席仪式。与会领导为新入站博士后颁发聘书。两名新入站博士后
2025-04-17 11:37:004月1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系统疾病巡讲活动在宝鸡市凤翔区医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安交大一附院人力资源部陈伟部长带队,一支由神经外科等科室11名专家组成的巡讲团深入我院,采用学术讲座与教学查房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为凤翔区的医护人员带来了神经系统疾病前沿的诊疗理念与先进技术,为提升基层
2025-04-16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