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6:13:00
■ 编者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以及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7月21日,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欣旺达”)注液车间内,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正以0.1ml级精度监测着电解液存储区,如有泄漏可精准定位,响应时间仅需200ms。
与此同时,AGV小车载着电芯组件在自动化产线间穿梭,5G信号将实时生产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平台。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展现着这座智能工厂跃升的态势:产线关键设备自动化率提高到了95%,单线生产效率提高15%,产品不良率降低20%,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
“我们正在推动从订单管理到生产执行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以掌握每一片电芯的‘诞生轨迹’。升级后效果显著,单日电芯产能突破10万支,刷新了智能制造的纪录。”山东欣旺达IT部部长申德龙说。
山东欣旺达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占地1307亩,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6条生产线。“源网荷储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和二期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持续创新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基石。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决定了车辆续航能力与安全性。山东欣旺达总工程师李文明说,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创新,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创新的叠片工艺,突破了传统工艺内阻大的瓶颈,使得超充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与充放电速度大幅度提升,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有了技术能力、发展规模,赢得市场的同时,也吸引着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22年7月,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科达利“隔空”签约落户枣庄,这个项目之所以从未实地考察就决定落地,源于山东欣旺达的“链主”引力。
作为枣庄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锂电产业项目,山东欣旺达吸引了科达利等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有力带动了区域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聚链成势”,助推枣庄形成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
“这几年,‘追’着我们项目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科达利公司的到来,让结构件运输实现了‘隔墙配套’,产业配套效率明显提升。”李文明说,目前公司也正在推动和当地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企业的合作,目前产品样件正在验审。
招来一家头部企业,带来一个产业集群。如今,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278家企业,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方米、电芯32GWh、拆解5.5万吨。
产业规模大了,就有更多的力量协同解决产业“痛点”,推动产业升级。近日,《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管理指南》团体标准调研会在枣庄高新区举行,山东丰元化学、山东欣旺达、精工电子等“链主”企业,就材料批次一致性、设备接口兼容性、信息互通互认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急需协同解决的技术标准建议。
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枣庄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胡安军说,下一步,将推动行业企业进一步形成合力,共同破解产业链质量协同瓶颈,增强产业发展韧性。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赵健健 杨帆)
■记者手记
见证“链主”企业吸引力
几年前去采访时,山东欣旺达项目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周边区域还比较空。如今采访时,这片区域建起了众多厂房,一个又一个企业落户。
落户一家“链主”企业,激活一条产业链。山东欣旺达80%订单供应高端新能源汽车,其“市场引力”之大超乎想象:科达利从“隔空签约”到“隔墙配套”,278家企业在枣庄形成产业链。鲁南大地正在上演一场传统工业城市的“锂电逆袭”。
动力电池的竞争,本质是技术创新的赛跑。山东欣旺达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130亿元,这种“该投入的一分也不省”的执拗,让枣庄新能源产业链频出亮点。
产业链长度决定发展韧性。当前,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正努力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众多企业研讨,力图推动正极材料、隔膜等企业共破“信息互通互认”瓶颈,助力破解产业链协同痛点。可以说,“聚链成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王军利 实习生 张子迈 沈婕 王辰洛受访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收获了什么?指导个人发展方向 60.29%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53.44%实用的求职技能 44.19%提升职业决策与目标设定能力 41.53%了解求职渠道信息 31.92%获得岗位技能培训 31.51%了解所学专
2025-09-08 18:22:00在9月4日召开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经开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GDP以12.3%的增速领跑国家级经开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5%;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商业航天规模超300亿元;人才总量达40万人……经济加速度增速位列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北京经开区
2025-09-05 00:10:008月29日,南阳市天源太阳能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在南阳市建设工程审批管理系统,顺利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2个事项的“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发证”。该项目成为市辖区首个通过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方式完成审批的案例。连日来,宛城区住建局主
2025-09-01 09:09:00央视网消息: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与此同时,河南更在思考,如何更好发挥自己地处中原腹地,连通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从年初的“新春第一会”到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统一大市场”是2025年以来河南要破题的重点任
2025-08-31 14:23:002025-08-30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