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24:00
“双眼的晶体植入位置精准、手术耗时短,非常顺利。”4月8日,在屈光科主任医师陈亮的主刀下,厦门眼科中心成功实施全国首批、福建首例龙晶®PR型晶体植入术。
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厦门眼科中心正式引进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双非球面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龙晶®PR型晶体,进入屈光手术“中国智造”新型晶体应用时代,近视患者尤其是中高度近视患者拥有了更多样、更优质的诊疗选择。
双眼四襻同步植入
精准重获高清视觉
25岁的小刘近视多年,右眼800度,左眼825度,合并散光75度,属于高度近视。
因眼镜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小刘萌生了摘镜的念头,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找到了陈亮主任。
术前检查结果显示,小刘因近视度数高,角膜厚度不足且其前房深度仅为2.61毫米,经综合评估,陈亮主任决定采用龙晶®PR型晶体为其矫正视力。
手术中,陈亮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及高超的技术,通过角膜松解切口制作,有效矫正左眼散光后,顺利将龙晶®PR型晶体精准植入患者眼内,双眼均四襻同步植入,手术全程耗时不到2分钟。
术后3小时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双眼裸眼视力均达到1.0,视觉质量显著提升,达到预期矫正效果。
四襻同步植入代表什么?对此,陈亮主任表示,人工晶体本身有四个脚襻,就像四个小抓手,一旦进入睫状沟内,脚襻卡住以后,晶体就不易出现移位。
一般来说,在植入人工晶体后,医生需进一步注入粘弹剂将人工晶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其放置位置合适且固定良好。
而四襻同步植入则代表着,医生在植入人工晶体时即一步到位将之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无需注入粘弹剂,无需再行调整,可有效降低术中损伤,术后眼压恢复更快,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
“薄如蝉翼”背后的中国智造
龙晶®PR型晶体有何优势
此次植入的龙晶®PR型晶体由我国爱博诺德公司自主研发,通过5年的临床试验观察,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一致认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于今年1月正式上市。
该晶体可矫正325度至1800度近视,除具备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势外,还兼具“折射率高、大光学区、度数型号精准、拱高远期稳定性好”四大独特优势:
● 1.50高折射率设计,人工晶体体积更纤薄,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降低眼球内部的前房负担。
○ 晶体度数以25度为间隔,矫正更精准。
● 采用直径6.0mm大光学区设计,配合高次非球面零球差技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夜间眩光、光晕等困扰。
○ 晶体尺寸设计分阶更精细,10种型号(0.3mm间隔)有利于个性化适配不同人眼形态。
作为国家三甲专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屈光科打造了专业的医疗团队,科室主刀团队全部由具备10年至30年临床手术经验的优秀专家组成。同时配有9台手术设备、30多台术前检查设备及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
科室以“个性化矫正”为核心,成熟开展半飞秒、臻飞秒,全飞秒、全飞秒4.0、焕新老视飞秒、全光塑、ICL/PRL晶体植入等多元化术式,精准覆盖50度至3000度近视矫正需求。
此次龙晶®PR型晶体的引进及成功应用,象征着医院在国产高端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领域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厦门眼科中心将持续紧跟屈光手术技术前沿,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先,让近视患者拥有更安全多样的手术选择和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
来源:厦门眼科中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邹亚琴 李岚4月29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两位刚刚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老人,术后第2天在助行器的辅助下,排着队做康复训练。周建林主任(左)正在手术中据悉,在该院关节外科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下,1个月内已经有5位90岁以上
2025-05-01 11:53:00【来源:东方网】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30日报道:为提升公众对偏头痛,尤其是女性月经性偏头痛的科学认知,推动疾病早识别、早干预、规范治疗,日前,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辉瑞中国支持的“健康中国行动—偏头痛大众疾病认知教育和倡导项目”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头痛困扰,携手为女性
2025-04-30 14:27:00来源:台海网台海网4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4月26日,进口九价HPV疫苗男性新适应证获批后的厦门首批接种者,在厦门弘爱医院成人疫苗接种门诊开打。日前,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我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
2025-04-28 09:24:00杨奇哲 张郁秋 徐世杰 文/图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汪贵清,一位党龄与医龄同样厚重的老党员,一位用半个世纪诠释医者仁心的肿瘤外科专家。汪贵清,中共党员,毕业后分配到信阳市中心医院工作至今,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
2025-04-26 20:20:00今天,“好品山东 优特农品”展销推介暨上海推广中心启动活动在上海市普陀区举行。“全国农业看山东”。近年来,山东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蔬菜、肉蛋奶总产稳居全国第一;水果、水产品总产位居全
2025-04-25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