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科技赋能绿色种植 做大寒地银杏产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4:49:00    

“航线再往西偏移5米,亩施肥量调整为12公斤。”随着指令声,一架大疆T50无人机在沙河子银杏育苗基地上空缓缓升起,肥料均匀洒在土地上。龙江森工方正局公司哈尔滨丰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局丰洲公司)副经理曹广华正手持平板电脑,实时监控着无人机作业数据,“这套智能施肥系统能根据土壤检测数据精准配比肥料,比人工操作效率提升10倍,还能避免肥料浪费。”

无人机精准施肥

近日,走进方正局公司沙河子银杏育苗基地,机械轰鸣与忙碌身影交织,一幅寒地银杏育苗的火热生产画卷徐徐展开。作为龙江森工集团“九个一”产业工程的重要实践项目,该基地正以科技为笔、以生态为墨,奋力书写寒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占地220亩的新播种区域,1204旋耕机正将土地翻耕得松软平整,随后704播种机精准地将6.6万斤银杏种子播撒入土,一旁的施肥无人机则按照预设航线,在空中均匀喷洒肥料。

“我们采用‘机械深耕+精准播种+智能施肥’的全流程作业模式,相比传统人工操作,效率提升5倍以上,而且播种深度、间距更标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沙河子寒地银杏育苗基地负责人丁佩景介绍。

播种作业

据测算,此次播种预计可培育银杏苗木120万株。同时,14亩采叶试验田的6万多株移栽苗木也在有序培育中,为后续产业开发储备优质资源。

方正局丰洲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张道志表示,此次大规模育苗只是寒地银杏产业布局的起点。“我们已制定了清晰的产业链未来发展规划:在前端,依托沙河子基地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寒地银杏种苗繁育中心,每年可为市场供应优质苗木超百万株;在中端,利用银杏叶、果等资源建设现代化粗加工生产线;在后端,开发银杏叶茶、保健品等终端产品,并结合林区旅游资源,打造银杏主题观光园,发展‘生态+文旅’融合产业。”

“我们要让每一片银杏叶、每一颗银杏果都发挥最大价值,推动寒地银杏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自动化方向全面升级。”张道志坚定地说。

实时监控无人机作业

这一规划与2025年全省经济作物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今年,全省坚持以“稳面积、保产量、提效益”为基础,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方正局公司的寒地银杏产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统筹打好壮基地、强加工、活流通、育品牌组合拳的生动体现。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银杏苗木和产品品质;借助现代化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拓宽市场空间;逐步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寒地银杏品牌,实现产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寒地银杏起苗到播种,更是方正局公司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证明。方正局公司通过规模化种植银杏,不仅能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作用,还能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银杏是‘长寿树’,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我们将把寒地银杏产业打造成林区绿色发展的支柱产业,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张道志表示。

将银杏种子装入农机

展望未来,方正局公司锚定龙江森工集团“五年大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寒地银杏产业领域,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耐寒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数字化升级;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在寒地沃土上培育出更多绿色产业新动能,为龙江森工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孟祥春 记者 马一梅 李健

相关文章

  • 财联社9月5日早间新闻精选

    【财联社9月5日早间新闻精选】 1、央行今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2、国务院办公厅4日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

    2025-09-05 08:31:00
  • 北京经开区上半年GDP增长12.3%

    在9月4日召开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经开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GDP以12.3%的增速领跑国家级经开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5%;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商业航天规模超300亿元;人才总量达40万人……经济加速度增速位列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北京经开区

    2025-09-05 00:10:00
  • 省报看襄阳|空调房里看数据 手机成为新农机 85后“农二代”全智能化种田1500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陈月林处暑骄阳烈,稻田谷渐黄,当下正值水稻田间管护的关键期。8月23日,在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胡家营村的丰昌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内,60余台智能农用机械令人目不暇接。“这两台是带北斗导航的智能插秧机,精度达到厘米级;这是今年新买的收割机,一天能收100亩……”公司总经

    2025-08-31 09:45:00
  • 杭州514条城市河道开启灭蚊专项行动 夏秋季河边散步游玩更安心

    天气炎热,正值蚊虫传播繁殖活跃期,河道边蚊虫消杀工作也在“火热”开展。但住在杭州上塘河边的居民王大哥却发现,今年的灭蚊行动“存在感”极低。“我一大早就出门,回来时他们的工具都收好了,什么痕迹都没留下,好像没来过一样。”王大哥的“无感”体验,正是杭州城管部门今年8月至10月开展的全市城市河道沿河区域灭

    2025-08-29 19:14:00
  • 筑牢国内大循环基本盘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在一个更加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谋发展,要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从而有效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

    2025-08-26 13:25:00